学苑教育
主办单位:学苑新报社
国际刊号:1674-179X
国内刊号:13-1386/G4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43423 人次
 
    本刊论文
高职教育如何应对人文精神缺失

      摘要:本文从人文精神的哲学概念出发,分析了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职教大学需要“科学的大学发展观”、各类大学都应成为“传承民族精神文化的堡垒”的观念;分析了人文精神缺失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高职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社会意义。

      关键词:人文精神;大学;高职教育

      1 前言

      温家宝在三鹿奶粉事件后接受CNN记者的谈话(08-09-30)时说:“企业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我们培养的毕业生,是不是企业有道德的新鲜血液呢?在教育部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就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的时候,不少有识之士却在为这些年来教育所面临急转直下的道德危机而忧心忡忡。

      看看最近的媒体上一些报道标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被学生砍死”(北京2008-10-28),“广西学生群殴引发校园血案两男生被乱刀捅死”(2008-10-25 广西),“女教师家访被学生掐死”(2008-10-21 浙江丽水),“学生沉迷网游模仿‘杀人游戏’肢解同班同学”(2008-03-15福建),“学生会干部要求收缴新生扑克 被5人群殴致死”(2008-07-21湖北某职业学院)。

     据南方日报(2008-10-10)报道,2008年10月10日是世界心理健康日,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近对全市4350名11—23岁大中学生调查发现,有12.1%的受访学生曾考虑过自杀,其中女生(13.8%)多于男生(10.3%),6.6%的学生做过自杀计划,2.2%的学生采取措施试图自杀。

      道德危机,于斯为最。学生严重道德败坏的事件层出不穷,虐待生命的极端情况屡屡发生,这在近代历史上还没有过。“众里寻她千百度”,在大学经历了“扩招”、“兼并”、“产业化”几股热潮之后,“人文精神”终于被再次提出,成为中国学术界和教育界冷静思考的、带有回归意义的热门的话题。

     2 人文、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

      一般说来,“人文”是指人类文明的教化,指历史积淀的文明、礼仪、精神、道德的传承。我国论及人文最早见于《礼记》:“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也”。我国古老的经典《周易》中讲:“文明以止,人文也。”就是说,要以人类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伦理、道德、典章、制度等来规范行动,来做人,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也就是“人文日新”的含义。《周易》中还讲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观察天体变化,了解四时运行;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用来教化天下。

      人文精神英文就是Humanism,一般是翻译成“人道主义”或者是 “人文主义”,实际上都是这一个词。人文精神在西方文化传统里的含义,狭义实际上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但是广义的来说,是指由西方哲学所培育的一种精神文化传统,它的核心精神就是道德、伦理中强调对人的尊重,尤其是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成果,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已经成为当前不分种族宗教的全人类的价值观。从哲学意义上讲,人文精神涵盖了与“人”相关的四个方面:一是自我的问题,就是对个体的人的尊重;二是群体问题,是对他人的尊重;三是自然问题,就是人对自然的敬畏;四是天道问题,是对宇宙一切生命的尊重和终极关怀。[1]

      人文教育是相对于科学教育而言。人文教育也叫通才教育或通识教育,在英语国家又称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主要体现的是人性与人力价值。长期以来,总有人以为人文教育就只是人文学科(文学、历史、伦理、哲学等)的教育。这是一种误解。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与人格教育,其核心是“形而上”的人文精神。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他人和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总之,人文教育使受教育者既能“成己”,又能“新民”的教育。

      3高职教育就如何应对人文精神缺失的几点措施

       3.1 高职教育思想上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

       现代中国大力提倡人文教育的潘光旦教授指出过,如果学校培养的只是有一技之长,但无人文情怀而又自以为是的专家,这样的人只能“是一个畸形的人、零碎的人、不健全的半个人”。

       梁思成教授就曾呼吁,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杨叔子院士在华中理工大学任职期间,他曾规定1998年入学的研究生要背《老子》,这种做法在教育界引起极大反响。他还说道,“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落后;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异化,不打自垮。历史之鉴,不可不倡,今天绝不能只精于科学而放弃人文。”[2]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世代传承积淀形成的,不是短时间可以人为“打造”的。在传承传统、弘扬文化、促进当代社会文明的过程中,近代大学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大学是人才荟萃的地方,由于相对独立自由的学术环境,使大学在积累科学与人文研究成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另一方面,大学人文教育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意志、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同情心和责任感,所以也在为社会和人类培养合格的公民。

      3.2 关注职业,更要关注生涯

      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教育中,常有“职业生涯规划”一说。其实“职业”与“生涯”并不一定有直接联系,按照“职业”规划“生涯”,不一定很科学。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地区,“就业”教育应该是“择业”教育,职业是可以选择的。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频繁调整,不论主动还是迫不得已,在职业生涯中跳槽改行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所以不应该把自己所学的专业或“职业能力”看得太重,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不应该成为评价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指标。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职业教育中,不仅要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应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应该纠正“成功”观念。真正的成功,不是积累财富或炫耀权力,而是获得幸福和快乐,而幸福与快乐关乎对人生意义的观念和追求。在西方国家,常常有银行家放弃高薪去开餐馆或到街头卖画的事,这在国人眼中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中国人在选择职业时,常常看重收入或体面,讲升官发财、衣锦还乡。可对于西方人来说,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更注重的是对工作的兴趣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3.3 “木桶”原理与“笔筒”原理

     “木桶”原理:一只木桶所能盛水量是由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的。

     “ 笔筒”原理:一只插了各种笔的笔筒,总的高度是由最长的那支笔所决定的。

      “木桶”原理来自社会学,社会学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文明程度等,常常由该国最薄弱的环节所决定,这个最薄弱的环节就是那块“短板”。而对人的考核评价不宜采用这种木桶原理,不能对教师或学生设计若干指标,采用“一票否决”式的评价方法。恰恰相反,应该采用“笔筒”原理,也就是说,对人的评价,应该看他的最“长”的方面,而不是最“短”的方面。很多名人大师,不少都是怪才、偏才,例如钱钟书是文学大家,但是数学就差的不行。在我们高职教育中,有些学生可能是“短”的方面比较多,而“长”的方面较少,例如外语、数学都比较差,但动手能力很强,同样可以参加工作,为社会做贡献。因此,我们建议学籍管理应研究一种灵活的机制,避免一刀切。职业教育也应该根据个人爱好特长选择,以便人尽其才。[3]

      3.4竞争要相信眼泪

      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过分注重效率而轻视公平的倾向,而某些高职院校就简单生硬的把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引入到学校,在学生的管理中简单地引入竞争机制,人为的进行“末位淘汰制”,甚至提出“竞争不相信眼泪”。这些都很明显的带有盲目性和片面性,是与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相违背的。教育中使用丛林法则,是对学生的残害。用同一种游戏规则,鼓励残酷竞争,势必造成强势与弱势群体的差别和对立。

      根据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还是应该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和发挥各人所长,鼓励奋斗、积极上进。

      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讲,我们还得“要相信眼泪,同情帮助竞争中的弱者,甚至应该允许学生不努力。”我们有不少学生不够努力,可能从小就背着“后进生”的黑锅,十几年的习惯很难纠正。对于这部分学生,似乎不应过分依靠压力,也不必给予“不努力就无法生存”之类的警告,只有适当引导,不必强求,尽量发挥他们的长处;在管理上应建立多种学制、多种出口,以便由学生选择。事实上不努力也得有出路,只不过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而已。某些自杀现象就是看不到出路造成的。市场竞争再残酷,也不应扼杀人生存的权利。

      3.5 应教学生一些“看似无用”的知识

      不少人喜欢追求好处。一事当前,先问有什么好处,而不是有什么意义。现代社会的功利取向使得人们过分重视看得见的利益。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甚至有些教师)问“学这些有什么用”的问题。的确我们有不少课程是在教“看似无用”的知识。是不是这些课程越少、“有用”课程的时间越多,学生就学得越好?

      不难理解,只教“有用”的知识,难以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很多看来“无用”的知识,才是终身受用的东西;只知道学习“有用”的知识,其实是无知的表现。教学生一些“看似无用”的知识,才算抓住了根本,才会让大学看起来更像大学,培养的学生才更“有用”。高职教育中,我们所制定的目标可以适当调整,不宜强调职业岗位的针对性,更应强调职业岗位的适应性。由于当今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在变化,不仅要求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求能应变、生存和发展。

      3.6 探索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高职教育应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营造人文环境,提倡人文精神。在办学理念、日常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中注重人的尊严、体现人文关怀和对人的尊重,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精神境界,营造高品位的校园人文环境,并努力提升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二是加强通识教育。每个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接受通识教育。使他能够有对国家、文化、历史、社会问题的知识;有哲学、文学、艺术的修养;有对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了解;对事物有客观分析的习惯和思辨能力和体现人文关怀的道德情感。

      三是在专业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美国80年代出现了一门“STS课程”(科学、技术与社会课程),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人类的关系。美国有些专家甚至把STS课程称为新的公民课,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学习的。STS课程后来传遍了全世界。我们的职业教育应该重视STS的理念,使学生提高技术、经济与自然、环境、社会以及人类文明和谐的科学发展观。

      5 结束语

      现代社会的进步,要求高职教育应足够重视人文精神培养。职业教育在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更应培养生存与社会适应能力。这一切的前提都要来自于人的智慧和心灵结合培养,只有提升人文精神,才能使青少年们了解生命和人生的真正意义,增加人间的爱、减少人间的恨。这里,我们一般所讲的科学精神,主要是求真的精神;一般所讲的人文精神,主要是求善的精神。这两者结合,才是我们所希望的求真、务善而达到的“止于至善”的境界。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学苑教育》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学苑教育》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